《善護正念,如護油缽》諦觀無常,善護身命,保持正念- 迦旃延尊者受供養的故事
昔日,迦旃延尊者一行人行腳至嗢逝尼國,才剛入城,城中所有的災禍、疾患便消除了一半。守門人稟告國王:「大王您知道嗎?有五百位威儀非凡的比丘,才剛進入城中,城裡的災患就半數平息了!「國王回答:「這真是好事,應當供養他們!「
這時,城裡的婆羅門也來稟告國王:「我們日夜辛苦作法、消除災障,是我們的威力讓這些災患半數消除,不久後災患就會完全平息,怎麼能說是那些比丘的功勞呢?「比丘們來到王宮後,祝願國王:「願大王無病長壽!」說完,便辭別國王而去。

國王告訴大臣:「守門人說:‘有五百位威儀非凡的比丘,才剛進入城中,城裡的災患就半數平息了!’但這些婆羅門卻說:‘我們日夜辛苦作法、消除災障,是我們的威力讓這些災患半數消除,不久後災患就會完全平息,與外人無關。’我實在不知道這是誰的功勞。臣子們,現在就請你們把這些比丘和婆羅門帶到象廄,在一處不清淨的地方,將粗米餅泡在醋漿水中讓他們食用。等他們吃完離開時,再分別問他們:‘大王今日準備的齋食如何?’
於是大臣們遵照國王的指示,在象廄中施設齋食,供養這些比丘和婆羅門。等他們吃完臨走前,守門人先問婆羅門:「今日各位接受大王的供養,覺得齋食如何?「婆羅門大怒,高聲道:「我們認為這不如法!那吝嗇的國王,竟然拿粗米餅泡在醋漿水中來供養婆羅門,這樣的作為,哪能得到什麼福報?」守門人聽後,默然無語。
婆羅門離開後,比丘們也走了出來,守門人接著問道:「聖者!大王所供養的齋食,滋味如何?「比丘們回答:「賢者!施主所布施的齋食,我們應當接受,這些齋食足以維持色身日夜所需了。」
守門人向國王詳細報告了兩邊不同的說法。國王聽後,再次告訴大臣:「你們現在可以再到象廄中,找一處乾淨的地方,設置美味的佳餚,然後像之前一樣詢問他們。」隨後,大臣們便在象廄中清淨的地方鋪設座席,恭敬地為婆羅門、比丘們奉上美食佳餚。等他們吃完要離開時,又像之前一樣詢問他們。
婆羅門說:「今日的齋食,就像剎利灌頂大王所設的盛宴一般精緻稀奇,祝願大王獲福無量!」守門人回應:「王宮廚膳之事本來就難有一致的標準,為什麼今日你們沒有譏笑、嫌棄呢?」婆羅門於是默然離開了。隨後,眾人再次詢問比丘們,比丘們的回答則與上次相同。
守門人回到宮中,將此事稟告國王。國王又令大臣比照在象廄的做法,移至馬廄再度試驗。結果發現,無論在象廄或馬廄中,無論環境清淨或污穢、食物精緻或粗糙,比丘們的回答都與前次相似。
聽完守門人的回報,國王信心大增,心想:「這些比丘,才是真正的福田。」國王隨即動身前往迦旃延尊者所在之處,向尊者恭敬頂禮後,退坐一旁。迦旃延尊者為國王說法,令國王聞法歡喜,蒙受法益。國王再次向尊者頂禮,說:「願尊者慈悲,明日與諸位聖眾一同來到宮中,接受我的供養。」尊者默然應允。國王再次恭敬頂禮,辭別而去。
當天夜裡,國王準備了上好齋食,次日清晨即鋪設座席、安置淨水器,並派人稟告尊者:「齋食已經準備好了,願聖者們依約前往。」到了日初時分,迦旃延尊者執持衣缽,帶領比丘們前往設齋之處,次第而坐。
此時,國王命令歌妓演奏各種樂曲、載歌載舞,只見尊者和比丘們收攝諸根,端身正坐。當樂聲終止,國王問尊者:「剛才這些音樂演奏得如何?還可以嗎?」尊者回答:「大王!只有見到、聽到的人,才知道演奏得好壞。」國王說:「如果是六根暗鈍的人,或許會不知道;但您耳聰目明,怎麼會不見不聞呢?」
尊者為了讓國王明白其中的道理,以善巧方便告訴國王:「大王!現在城內有沒有即將被處死的囚犯?」國王問:「您需要這樣的人做什麼呢?」尊者說:「大王可以將缽盛滿油,放在他的手中,再派人拿刀跟隨在後,威嚇他:‘如果有一滴油滴落在地上,就立刻處死。’然後讓他自由行走,並在他經過的地方安排種種歌舞妓樂。等他回來後,再問他:‘那些美女的容貌、演奏的音樂如何?’如此,大王就會真正相信我說的話。」
國王依照尊者的指示進行。當囚犯捧著油缽小心翼翼地走回來時,國王問他:「那些美女的容貌、演奏的音樂如何?「囚犯回答:「大王!只有見到、聽到的人,才知道好壞。」國王問:「你明明有眼睛、也有耳朵,怎麼會沒看見、沒聽見呢?」囚犯說:「大王!如果我手中的油缽滴下了一滴油,拿刀的人就會將我處死。當時我只擔心油缽傾斜,害怕頭顱落地,全心全意捧著油缽辛苦地走回來,哪裡還有間暇去注意美女的容貌和歌舞的好壞呢?」國王聽完,沉默不語。
尊者詢問國王:「大王,您看到了嗎?」國王回答:「看到了。」尊者進一步說:「這位囚犯只為了保全身命,所以全神貫注,保持正念,不敢有絲毫縱逸,善加守護自身。何況我們出家比丘,明白這些歌舞欲樂是多生累劫受苦的原因,早已捨棄,又怎麼還會想要去看、去聽呢?」國王仔細思惟其中的道理,對迦旃延尊者倍生敬重之心。
典故摘自《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·卷第二十一》
迦旃延尊者及比丘們以平等心接受供養,少欲知足,令眾生布施得歡喜,生敬信心。更進一步啟發國王善根,以巧喻點化國王,當諦觀無常,善護身命,保持正念,慎勿攀緣縱逸。當我們能慎護三業,勤修福慧,以悟為期,必能踏穩步伐,越度生死大海,直登涅槃彼岸。
<迦旃延尊者 略述>
迦旃延(梵語:कात्यायन,羅馬化:Kātyāyana),又譯為迦多衍那,迦底耶夜那,迦氎延,為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,以「論議第一」為人所尊崇。迦旃延生於西印度阿槃提國,為其國王師婆羅門之子,奉國王之命,前往邀請釋迦牟尼,至其國說法。見到釋迦牟尼之後,他決心出家,證阿羅漢果之後回國傳布佛法,使佛教傳播到西印度地區。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8%BF%A6%E6%97%83%E5%BB%B6
本文連結:《善護正念,如護油缽》諦觀無常,善護身命,保持正念- 迦旃延尊者受供養的故事
更多文章:佛展顯法藏通達、四智圓妙、圓滿覺量- 當今世界誰能真正代表十方諸佛說法?
